44、意料之外-《我把聊斋带给全世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听着秦老头的讲述,吴冠也十分的感慨。

    他没有想到,这本书竟然还关系到了一个家族的衰败。

    而这个秦家,当初竟然也是秦阳镇的大户,虽然不如阳家,但也至少是人丁兴旺。

    他们居住的地方,也都在秦老汉家的附近。

    而这里现在已经只剩下了残垣断壁,通过地上建筑的残骸,尚且能够一窥这家人当初的风光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出乎的陆无的意料,那就是秦家人的衰败跟阳家并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从秦老头那一辈开始,族中人便迷信了一个传说。

    没人记得这个传说是从何而来,只是代代口耳相传才存留下来的。

    根据传说里介绍,在阿郎山山脉里埋藏着秦家人的财宝,只要能够找到它,就能获得用之不竭的财宝。

    传说的内容是两句诗,据说埋藏宝物的地址,就藏在这两句话里。

    夕阳尽落月光洒,金鸡独立自来鸣。

    若要参透各中妙,须得夜半三更来。

    陆无嘴里念叨着这四句话,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抬头看向秦老头,从他的眼神里陆无能够看得出来,他应该也已经看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“这两句诗...好像自相矛盾啊!”吴冠问道。

    陆无点了点头,确实是这个样子。

    第一句很明显说的是时间,夕阳落下,月上梢头,大概也就是在晚上八九点钟左右。

    第二句说的是地点,在秦阳镇附近确实有一处名叫金鸡峰的地方。

    出现问题的是最后一段的内容,说的很明白,要三更半夜过去才行。

    可是晚上八九点钟跟凌晨两三点完全是两个时间。

    时间不可能重叠,落日的时间虽然不准确,但也绝不会是在深夜。

    那么这两句诗的背后一定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些暂时不在陆无的考虑范围之内,他现在首要的目的,是要先搞明白这本书的内容。

    冥冥中,陆无觉得这本书里的内容,跟两百年前那场大战,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又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,最后确定秦老头确实不知道这些文字的含义。

    陆无留下了一些金子跟爷孙两人度日,随后带着吴冠回到了县衙。

    ........

    县衙门口收书的队伍延绵不绝,看样子要不了多长时间,整个秦阳镇的古书都会汇聚到县衙中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