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、意料之外-《我把聊斋带给全世界》
第(2/3)页
陆无穿过大堂来到后院,这里到处堆积的都是各类古籍。
数量虽然多,但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断代之后的事情,而且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阳家的内容。
毕竟这个镇子上半数以上的人都姓阳,可以说这个小镇都是属于他们的。
陆无坐在屋子里,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后说道:
“阳家年老的人都有谁?”
“原本的大阳家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分家,所以现在也没有太具体的族长一类的人!”吴冠略一沉吟接着说道:“不过阳家祠堂供养着一位阳家的老祖,今年算起来已经一百二十多岁!”
“他也是本县年龄最长的人。”
“一百二?”陆无有些诧异。
这里人的平均年龄都不是太大,七十岁已经算得上是长寿之人。
据陆无所知,符国最年长者,也不过只活到了107岁。
那已经是一个记录了。
“这位还阳老身体如何?”
“我去年曾去看望过一次,已经躺在床上站不起来了,耳朵也有些背,但交流是没有天大问题的!”
吴冠接着说道:“阳家祠堂离此不远,现在过去的话,大概十分钟就能到!”
“带路。”陆无率先走了出去。
这些事情必须一件件都要调查清楚,但凡关系到二百年前大战的事情,陆无都无比的上心。
.......
出县衙向东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,两人来到了一条幽静的巷子前。
这条巷子很宽,两旁没有店铺,一座座房子排列的极为整齐,简直跟秦家的居住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道路旁是两排整整齐齐的柳树,每一颗树之间的间隔都在三米左右,一看就是栽种的时候测量过。
此时刚刚下午三点来钟,烈阳高照。
但小巷子的光亮并不是太好,再加上柳树的遮挡,更显得有些阴气森森。
一步踏出,陆无只感觉后背有些发冷,灵力竟然开始不停的流逝。
旁观身边的吴冠,一如往常,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。
两人走到了小巷的中央,站在了阳氏祠堂的门口。
高大的门槛,头顶是一块很大的匾额,上面写着两个烫金大字,阳氏。
单单是站在门口,都能感觉到阳氏家族的庞大。
两人走进祠堂,在大殿东边的一间屋子里找到了阳忠老人。
第(2/3)页